倒悬之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例子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xuán zhī jí
注音ㄉㄠˋ ㄒㄨㄢˊ ㄓ ㄐ一ˊ
繁体倒懸之急
感情倒悬之急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处境极端艰难。
近义词倒悬之苦、倒悬之危
英语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改俗迁风(意思解释)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的意思解释、倒悬之急是什么意思由词说海词典 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