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贺的诗 > 三月过行宫

三月过行宫

[唐代]:李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三月过行宫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御沟里的水荭白蒿把行宫的围墙拥绕,淡红柔绿像宫女的红颊翠眉般妖娇。

行宫里帘幕几次更换青春已经变衰老,宫门深锁宫女无尽的苦寂何日终了!

注释

行宫:皇帝外出所住之处。此指东都洛阳行宫。

渠水:沟渠中的水,此指御沟水。渠,即指御沟。唐杜牧《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诗:“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红:水荭(hóng),是一种水生植物。繁:曾益本作“蘩”。蘩(fán),白蒿,即艾蒿。边让赋云:“若绿蘩之垂干。” 吴正子注曰:“红繁,荷也。小叶,初生叶也。”

风娇:谓风姿娇柔。娥妆:美女的妆饰。宋晏几道《蝶恋花·碧草池塘春又晚》词:“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

垂帘:放下帘子。谓闲居无事。《南史·顾恺之传》:“ 觊之 御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晋陶渊明《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参考资料: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9-130

三月过行宫创作背景

  古代供帝王离京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叫做“行宫”。洛阳行宫在唐明皇以前,年年巡幸。安史之乱后遂止。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作者曾经过行宫,看到御沟里长着水荭白蒿,嫩红柔绿,联想到行宫内的宫女们被迫过着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因而写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9-130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 李贺的诗(207篇)

猜你喜欢

蝶恋花

清代陈洵

谁分雏莺知事早。学语依稀,学舞夸轻妙。新著金衣刚称小。

旧家梦里都寻到。

与国贤良夜歌二首 其一

唐代张柬之

柳台临新堰,楼堞相重复。窈窕凤皇姝,倾城复倾国。

送李宰免监镇之官浙西

宋代释宝昙

我自归帆急鼓催,君先一骑抗尘回。

谁知北海樽罍底,亲见东轩长老来。

春怀 其一

宋代韩淲

蝴蝶为庄周,黄粱熟邯郸。蘧然一梦觉,茫茫天壤间。

相推明日月,来往成暑寒。山林与钟鼎,胸中了不干。

梦觉闻香

元代方回

湖海余生在,桑榆暮景闲。

只堪娱老圃,焉用访名山。

宁皇御舟

宋代黄洪

龙舟大半没西湖,此是先皇节俭图。三十六年安静里,棹歌一曲在康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