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顾炎武的诗 > 精卫·万事有不平

精卫·万事有不平

[清代]: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精卫·万事有不平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间万事没有绝对的公平,你何必自寻无来由的烦恼?

若只凭你这寸长的身躯,衔着木头填海要填到何时。

我也愿意填平这东海,即便身体沉入海中心也拒不悔改。

但是只要大海没有被填平,我填海之心将永不泯灭。

呜呼!你看不到,

西山之上的飞禽虽衔木者众多,但都在自己忙着筑自己的巢歇息!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所记载的一种鸟。相传是炎帝的少女,由于在东海中溺水而死,所以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常常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

尔:指精卫。终古:永远。

鹊、燕:比喻无远见、大志,只关心个人利害的人。窠(kē):鸟巢。

参考资料:

1、张力生等主编. 中国军旅诗词[M]. 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7.09.第153页

精卫·万事有不平创作背景

  此诗是顾炎武在三十六岁时,根据《山海经》关于精卫鸟的故事写成的。那时,反清复明的力量只剩下东南海隅和西南边陲微弱地持着,作者的很多好友也已在斗争中牺牲了。面对这一不利形势,诗人以精卫自喻,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刘义钦,史言喜,梁文娟主编.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 下[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02.第487页

顾炎武简介

唐代·顾炎武的简介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 顾炎武的诗(280篇)

猜你喜欢

和蔡君谟阁前紫柏

唐代胡宿

秀植登中禁,灵根记大方。纤枝乘十雨,劲节誓千霜。

云干仍稠直,烟华稍郁苍。绿阴疏未合,翠鬣俨相望。

怀顾黄公

清代王又旦

不畏穷愁只著书,幽栖风物近何如?断云疏雨吴王岘,竹瓦临江十尺庐。

奉和乐道

宋代韩维

昔闻有客荐扬雄,清世文章又见公。

奏赋独高天下士,辞荣远继古人风。

安乐窝中吟 其六

宋代邵雍

安乐窝中春不亏,山翁出入小车儿。水边平转绿杨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强身历四朝时。凤凰楼下天津畔,仰面迎风倒载归。

东陂菡萏盛开即事

明代胡应麟

紫骝何处系垂杨,菡萏初分太液长。十万红妆齐衒色,三千彩袖各飞香。

游童戴叶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画航。最是夜来添怅绝,湖南一路下新霜。

水龙吟·玉皇殿阁微凉

宋代辛弃疾

玉皇殿阁微凉,看公重试薰风手。高门画戟,桐阴阁道,青青如旧。兰佩空芳,蛾眉谁妒,无言搔首。甚年年却有,呼韩塞上,人争问、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依然盛事,貂蝉前后,凤麟飞走。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待从公,痛饮岁,伴庄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