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石醉六题其师江建霞京卿遗墨册
[近现代]:陈三立
建霞振奇人,矫如六尺骢。
丽文副夙业,艺能复旁通。
篆刻诗书画,造微靡不工。
当年聚辇下,逐队尘蒙蒙。
颠倒狎群辈,悲歌燕帝空。
国敝出视学,腾声齐祝融。
救时务变法,灌输破瞶聋。
余亦侍持节,亲睹造士功。
麓山临饯席,啼眼迎霜枫。
一别殉翻覆,茹君万恨终。
石侯辑遗札,印迹留蔫红。
爱才极诱诫,悃愊探无穷。
相知愧未尽,信有研经风。
且征石侯贤,缄髓气谊隆。
湖楼灯火寂,梦痕挂残丛。
怀贤哀窈窕,易代摅孤忠。
建霞振奇人,矯如六尺骢。
麗文副夙業,藝能複旁通。
篆刻詩書畫,造微靡不工。
當年聚辇下,逐隊塵蒙蒙。
颠倒狎群輩,悲歌燕帝空。
國敝出視學,騰聲齊祝融。
救時務變法,灌輸破瞶聾。
餘亦侍持節,親睹造士功。
麓山臨餞席,啼眼迎霜楓。
一别殉翻覆,茹君萬恨終。
石侯輯遺劄,印迹留蔫紅。
愛才極誘誡,悃愊探無窮。
相知愧未盡,信有研經風。
且征石侯賢,緘髓氣誼隆。
湖樓燈火寂,夢痕挂殘叢。
懷賢哀窈窕,易代摅孤忠。
唐代·陈三立的简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陈三立的诗(180篇) 〕
元代:
彭炳
长安三月酒如酥,花落平堤水满初。杨柳簇门齐下马,九龙池上看叉鱼。
長安三月酒如酥,花落平堤水滿初。楊柳簇門齊下馬,九龍池上看叉魚。
宋代:
陆佃
太守无堪久借留,君王恩礼与升州。亲舆自可时来往,渔唱犹能数献酬。
风色得经扬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独傍师门想见丘。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獻酬。
風色得經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
宋代:
释广闻
机不可触,病不可医。说黄道黑,引蔓牵枝。要见众生不病时。
機不可觸,病不可醫。說黃道黑,引蔓牽枝。要見衆生不病時。
:
蒲庵禅师
古城阴处饶古木,古城城下烟水绿。
江上茅堂昼掩扉,知是先生读书屋。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
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