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魏晋]: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

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

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注释

诸人:众人。周家墓:据《晋书·周访传》载:陶侃(kǎn)当初乡居未显达时,遭父母丧,将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陶侃寻牛时遇一老父,老父说:“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二千石。”于是陶侃葬父母于前一山。将另一山指示给周访,访葬其父,果为刺史。陶、周两家世婚。陶渊明这次所游之地,也许就是周访家墓。

清吹:指管乐器。鸣弹:指弦乐器。

感:感悟,有感于。柏下人:指葬在柏树下的墓中人。安得:怎能。

清歌:清亮的歌声。散:发出。绿酒:新酒。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故称。开:启。芳颜:美好的容颜。指笑逐颜开。

明日事:指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忧。襟:心怀。良:甚。殚(dān):竭尽。

参考资料:

1、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第30页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创作背景

  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诗人归田以后,同几位友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在路上看到诸多事物,又联想到了自己退隐之后的境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第30页

陶渊明简介

唐代·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 陶渊明的诗(216篇)

猜你喜欢

可度岭二首 其二

李学一

驰驱终日度深山,何处人家翠霭间。鸡犬数声云外落,峰峦千叠屋前环。

田园杂遝桑麻满,林木青苍鸟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只今世远不知还。

有人示山水画卷以为元晖作求诗

宋代戴表元

砚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斓斑今亦无。

一坞乱云浓似漆,春风吹梦过西湖。

题扇二十四首

宋代曹勋

瀰瀰水槛俯横桥,水面新荷影动摇。

时向青空飞白鹭,不妨悲翠立兰苕。

久雨新晴小步

明代赵完璧

云雨连朝不下堂,新晴小步玩庭芳。莓苔为我开清兴,是处氤氲翡翠光。

乞巧词

元代杨维桢

天上星重会,征西客未归。

殷勤乞方便,灵鹊度人飞。

陈使君招饮粤秀山是日听词人歌陈乔生新制曲有怀乔生

唐代张乔

城里高山翠作窝,使君呼酒我能过。一泓如镜梅妆映,万井凝脂柳带拖。

雨后更宜浮月饮,风前偏喜醉仙歌。更传乐府教人唱,独客相思愁奈何。